×

小品牌破局密码:品类占位抢占大市场|元宵节买汤圆的启示
作者:大卖创意设计       时间:2025/02/12

今天是元宵节,超市的冷柜前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汤圆。消费者站在货架前,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包装,最终伸手取走了一袋某品牌的“大黄米汤圆”。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,隐藏着一条深刻的营销规律:消费者的决策顺序永远是“先品类,后品牌”。


一、从汤圆选择看消费者决策逻辑


让我还原一下昨天自己买汤圆这个消费场景:

1、确定品类:明天元宵节,我要买汤圆(大品类)。

2、选择细分品类:超市里有大黄米汤圆、白糯米汤圆、水果汤圆等等(细分品类),我从小喜欢大黄米的糯弹的口感,长期被驯化的饮食习惯真的很难改变,所以汤圆有大黄米原料做的,我肯定不选其他的。

3、挑选品牌:最后才考虑买哪个品牌,可能是三全、思念,也可能是某个地方品牌,当看到某个品牌的包装上写着大黄米富含膳食纤维这样的文案,更加坚定了买大黄米的没有错。


640.jpg


这个过程中,品牌的出现顺序被排在了最后。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“我要什么”,然后才是“谁提供的最好”。这揭示了一个营销的本质:品牌的价值在于绑定品类,而品类的分化决定了品牌的生存空间。

品类分化是新品类和新品牌的主要来源
是品牌战争的起点


营销大师特劳特曾说过:“品牌的价值在于成为某个品类的代名词。”换句话说,品牌竞争的终极目标,是让消费者在想到某个品类时,第一时间联想到你。


以汤圆市场为例,传统糯米汤圆是一个成熟品类,但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,细分品类开始涌现:

大黄米汤圆:主打健康、粗粮概念,吸引注重养生的消费者;

水果汤圆:瞄准年轻人和儿童市场,强调口味创新;

无糖汤圆:针对控糖人群,满足特定健康需求。


640 (1).jpg


这些细分品类的出现,本质上是消费需求分化的结果。而品牌的任务,就是抓住品类分化的机会,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位。


OATLY用燕麦奶切割牛奶市场  

当消费者开始追求乳糖不耐受解决方案时,OATLY没有选择与传统牛奶品牌硬碰硬,而是直接分化出“燕麦奶”新品类。通过绑定“环保”“素食”等价值观,OATLY成为燕麦奶的代名词。2021年其市场份额占全球植物奶市场的18%,印证了品类分化的威力。


640 (2).jpg

无叶风扇——戴森的技术占位逻辑  

传统风扇市场饱和后,戴森用无叶风扇重新定义品类。通过专利技术绑定“安全”“科技感”标签,戴森的无叶风扇单价是普通风扇的10倍,却占据了高端市场70%的份额。消费者购买时先锁定“无叶风扇”品类,再选择戴森。


640 (3).jpg

  

王老吉凉茶的品类绑定

王老吉的成功并非单纯靠广告投放,而是通过绑定“预防上火”的凉茶品类,在消费者心智中完成“怕上火=喝王老吉”的等式。当凉茶从传统药饮分化成大众饮料时,王老吉顺势成为品类代表。

640 (4).jpg


二、给小品牌的启示


1. 警惕“伪品牌陷阱”

很多品牌热衷于打造所谓的“品牌调性”,却忽略了绑定明确品类的重要性。

反面案例:某些新消费品牌过度强调“国潮”“年轻化”,但未绑定具体品类(如某茶饮品牌既做奶茶又卖烘焙),导致消费者认知模糊。


2. 主动分化品类  

在成熟市场中,与其在红海中厮杀,不如主动分化品类,开辟新赛道。元气森林用“0糖气泡水”切割传统碳酸饮料市场,花西子绑定“东方彩妆”品类,用雕花口红建立差异化认知。


三、构建小品牌的“穷人信任状”


小品牌没有钱砸广告,但可以用这三招低成本建立信任。

1.技术信任状:用“肉眼可见”的差异说话奶酪博士:把“干酪含量≥51%”直接印在包装正面,对比竞品15%含量,坐实“真奶酪”定位。

奶酪.jpg


2. 文化信任状:绑定一个符号
钟薛高(早期):用瓦片造型绑定“中式雪糕”,避开哈根达斯的西式高端定位。
虎邦辣酱:用“小铁罐+外卖包装”绑定“外卖佐餐辣酱”场景。


插图2.jpg


3. 体验信任状:让用户替你传播
柳全螺蛳粉:在包装内附量水袋,解决“加多少水”痛点,用户自发晒图传播


352C7479-BB49-49c2-9EB9-A1D0FADDC668.png


四、小品牌作死三件套:这些坑千万别踩

  1. 盲目扩品类反面教材:某区域奶茶店原本主打“手打柠檬茶”,刚有起色就新增炸鸡、汉堡,结果顾客认知混乱,核心品类优势消失。

  2. 和大牌比“性价比”反面教材:同样卖螺蛳粉,小品牌写“比好欢螺便宜5元”——消费者反而觉得“便宜没好货”。

  3. 只会模仿不会分化反面教材:元气森林火了就跟着做“0糖气泡水”,但既无技术壁垒,又无场景创新,最终沦为炮灰。


五、行动清单:小品牌老板现在就能做的3件事


1.画品类地图:列出你的产品所属大品类,标出所有细分赛道,找到未被占领的夹缝,如“儿童专属”“地域限定”“XX场景专用”。


2.设计一句话明确品类定位:让顾客用“我要买______(品类)”句式填空,明确品类定位,让消费者知道“你是什么”。例如“我要买在家吃的铁锅炖调料”—小猪憨尼,“我要买高纤维代餐麦片”—王饱饱。


3.找一个对标物:对比大品牌,找到可量化的差异点,在产品包装或者详情页直接放大你的差异化,例如我们做的小猪憨尼的项目案例,市面上的铁锅炖都只是酱料包,但铁锅炖的除了酱料,配菜是灵魂,有配菜的铁锅炖酱料才正宗。在家吃东北铁锅炖,就是一个方便 ,要正宗味道,就买小猪憨尼。


配图.jpg

大卖品牌策划案例作品

IMG_5178.JPG

IMG_5157.jpg

IMG_5055.JPG

小猪憨尼包装落地效果


结语

品类战争没有大小,只有先后。

当消费者说“给我一包辣条”,想到的是卫龙;说“给我一包健康辣条”,才有机会出现下一个“小卫龙”。
小品牌不需要打败巨头,只需要在某个细分品类里,让顾客觉得“你才是这个领域专业的”。记住:在品类货架上,1厘米的宽度,足够挖出100米的深度。

本站关键词:哈尔滨包装设计、包装设计、食品包装设计、哈尔滨品牌设计公司、大卖品牌策划、哈尔滨大卖包装设计、哈尔滨包装设计公司